可疑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组织病理学定义为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成分:子宫内膜间质、苗勒氏上皮和/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HLM)。尽管临床上有明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但活检常常是非诊断性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临床上认为代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活检进行了大规模回顾性分析,并将组织学发现与临床表现相关联,以增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定义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我们总共对78例患者(平均年龄25岁,范围18-39岁)的112个活检组织进行了回顾,以确定提示或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子宫内膜间质、苗勒管上皮、营养不良性钙化、HLM、慢性炎症、粘连和血管增生。78例患者中有37例(47%)经病理标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激素治疗患者(n=62,80%)的活组织检查明显不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标准(P=0.01)。非诊断性活检(70/112;63%)经常显示HLM(20%)、慢性炎症(29%)、营养不良性钙化(26%)、血管增生(20%)或粘连(20%),并且更有可能出现血管性的临床表现(P=0.01)。诊断性活检(42/112;38%)更有可能出现蓝色/黑色的临床表现(P=0.03),表现为HLM(P=0.004),并有假蜕膜化(P=0.05)。临床高度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有一系列的组织学表现,其中不到一半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当前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考虑到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异质性,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对组织病理学的标准进行修订,特别是对于以血管特征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毕学杰 翻译       陈莉 审校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